首页> 资讯> 详情

先进知识青年探寻“主义”之路,珍贵史料还原旅欧支部红色历史 世界热闻

2023-04-06 14:15:19 来源:京报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上午,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的“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展”开幕。展览中,200余张历史照片、历史文献档案图片及30余件文物及复制件,展示了中共旅欧支部的成立、发展过程、主要活动和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作用。

辛亥革命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初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下,1919年至1920年形成热潮,先后有20批次、1800余人赴法勤工俭学,漂洋过海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做工、求学的足迹遍布法国全境及比利时、德国等地,其中的先进分子在理论学习和斗争实践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共旅欧支部,为党的创建、发展、壮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想、组织和人才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一支“劲旅”。

展览对这一段少为人知的红色历史进行了还原。保定育德中学发给贺果的毕业证书,上海法文协会的残牌,邓小平、李富春等在法学习、工作的档案,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的通告,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等文物文献,见证了先进知识青年探寻“主义”之路,最终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

展览第一部分,《平民》周报的创刊号和第2号附张并排陈列。“附张是首次对外公开展出。”展览策展人之一田丹介绍,《平民》于1919年由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学生编辑,附张上刊载有赵世炎给平民周报社的来信,来信揭示了该周报外文翻译调整的背后。“赵世炎信中表示,创刊号中将‘平民’二字翻译为法文la bourgeois不够妥当,因为法语的意思是‘资产阶级’,他认为应该翻译为people。事实上,在第2号中,确实已经将翻译调整为了people。”与《平民》并排展出的还有1918年3月在上海创刊的中国第一份关注劳工问题的杂志《劳动》、陈延年等主编的《进化》创刊号、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学会出版的《工学》等。策展方表示,这些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五四进步刊物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勃然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生动阐释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的关联性。

展期持续至6月下旬,观众可通过“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原标题:珍贵史料还原旅欧支部红色历史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武亦彬 摄

流程编辑:U022

关键词:

上一篇:当前要闻:阿里蓄势几年再启变革,真正原因却是一项基本常识
下一篇:最后一页